如何实现 10Base-T1S 接口,迈向汽车统一网络架构

设计现代汽车已经够难的了,还需要处理多个通信网络并考虑其中的冗余和数据转换。事实证明,可能有一个更好的方法。10Base-T1S 是作为 2020 年发布的 IEEE 802.3cg 2019 标准的一部分而制定的汽车级以太网网络标准。它是一种每秒 10 兆比特 (Mb/s) 的接口,填补了汽车应用中以太网在低速数据通信领域的覆盖空白。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整个汽车中使用相同的软件栈和通信机制,大大简化了设计、实现和系统维护。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着手使用。

10Base-T1S 在一条非屏蔽双绞线上运行,并提供被业界归类为“以太网到边缘”技术。它补充了现有的更高速的以太网汽车总线,包括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被称为单对以太网 (SPE)(图1)。

图 1:10Base-T1S 填补了全集成以太网汽车网络的低数据率部分。(图片来源:Microchip Technology

该链接作为半双工总线运行,最大长度为 25 米 (m)。它支持两到八个节点的多点连接。标准名称中的 "S" 表示短程实现。10Base-T1S 旨在取代现有的总线,如 CAN、CAN FD、LIN 和 RS-485,它们往往形成“通信孤岛”。

有一个相关的标准,即 10Base-T1L,是一个用于工业应用的远程实现。

10Base-T1S 工作原理

10Base-T1S 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DME)。DME 对数据进行编码,利用一个时钟周期内是否有转换来表示信号的逻辑状态。如果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没有转换,数据状态就是逻辑 0。如果在时钟周期的中间有一个转换(无论是正还是负),那么数据状态就是逻辑 1(图 2)。

图 2:一个 10Base-T1S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数据流示例。垂直的橙色线条表示着时钟间隔。在时钟间隔内有转换代表 1;在时钟间隔内没有转换代表 0。(图片来源:Art Pini)

逻辑 1 数据仅在时钟间隔期间可能变成高电平或低电平;相对于之前的状态,所以不需要复位转换。每个时钟间隔都会出现一个数据位,这样在嘈杂的汽车环境中就更容易进行时钟恢复。

在多播环境中,有多个设备连接到总线上。10Base-T1S 使用物理层 (PHY) 冲突避免 (PLCA) 机制减少空载时间,并在多个设备试图同时通话时避免数据冲突。PLCA 建立了一个传输周期,用于协调总线上的传输机会。通过 PCLA,每个节点的 PHY 被分配一个唯一的 PHY ID。只有持有该传输机会的 PHY 才被允许进行传输。

传输机会以循环算法分配,从分配给主节点的 PHY ID=0 开始。当主节点发送一个称为 BEACON 的同步模式以指示 PLCA 周期开始时,一个新的周期就开始了。节点只有在传输机会与自己的节点 ID 相匹配时才能开始传输(图 3)。

图 3:以信标同步模式 (B) 开始的 PLCA 周期示例。最左边的周期是最小的总线周期时间。下一个周期有一些可允许的传输变型。(图片来源:Art Pini)

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留下未使用的时隙来跳过一个传输机会,如图中 "N" 所示。在分配的时隙中,节点可以传输其数据。节点可以扩大其时隙,如图中时隙 2(蓝色)所示。发送节点可以在其时隙中插入一个“提交”,以延长时隙,补偿媒体访问控制 (MAC) 延迟,如图中时隙 3(黄色)所示。节点可以用高优先级给某个消息赋予“猝发模式”,如图中 0 PHY ID(绿色)所示。

PLCA 的结构很好,可以防止数据包冲突,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速率。

10Base-T1S 的主要优势是,它是建立在现有的以太网支持基础上,简化了汽车网络。它使用与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相同的软件栈,没有网关,只是 PHY 配置和布线不同。

10Base-T1S 入门

Microchip Technology 已经提供了三款 10Base-T1S 收发器:LAN8670B1-E/LMXLAB8671B1-U38 以及 LAN8672B1-E/LNX。这些收发器包括了所有的 10Base-T1S 功能,只在物理封装和电子控制单元 (ECU) 接口方面有所不同。LAN8670 采用 32-VQFN 封装,支持独立媒体接口 (MII) 和缩小的独立媒体接口 (RMII) ECU 接口;LAN8671 采用 24VQFN 封装,支持 RMII 接口;LAN8672 则采用 36VQFN 封装,支持 MII 接口。所有三个收发器都在 -40°C 至 +125°C 的汽车扩展温度范围内工作,并采用 3.3 伏电源。

需要了解这些收发器的功能吗?Microchip 提供了两块基于 LAN8670 的评估板。第一个是 EV08L38A 以太网 PHY 接口评估板,它包括一个 USB 接口,允许计算机通过 USB2.0 连接到 10Base-T1S 以太网网络。第二块是 EV06P90A,它使用 RMII 接口与 Microchip 的一个 ECU 连接。

结语

虽然汽车中有许多通信网络,且各有用处不同,但从整体实现复杂性和成本的角度来看,限制网络种类通常是明智之举。由于汽车中已经有了以太网,尽可能地扩大其使用范围是合乎逻辑的。10Base-T1S 是一个汽车以太网接口,可以实现这种扩展。应用过程中,它可以消除整个以太网网络上的传统网关,并将多个 PHY 连接到一个共同的总线上减少了布线和交换机端口,因此降低了成本。

关于此作者

Image of Art Pini

Arthur (Art) Pini 是 DigiKey 的特约作者。他拥有纽约城市学院的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和纽约城市大学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Art 在电子领域拥有超过 50 年的经验,曾在 Teledyne LeCroy、Summation、Wavetek 和 Nicolet Scientific 担任重要工程和营销职位。Art 对测量技术很感兴趣,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任意波形发生器、数字化仪和功率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More posts by Art Pini
 TechForum

Have questions or comments?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n TechForum, Digi-Key's online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resource.

Visit TechForum